热处理工艺对TB6钛合金棒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

发布时间: 2024-11-30 15:42:47    浏览次数:

β钛合金具有高的比强度、断裂韧性、良好的淬透性。这类合金的典型代表有TB2(Ti-5V-5Mo-8Cr-3Al)、TB3(Ti-10Mo-8V-1Fe-3.5Al)、TB5(Ti-15V-3Cr-3Sn-3Al)、TB6(Ti-10V-2Fe-3Al)、TB8(Ti-15Mo-3Al-2.7Nb-0.25Si)、TB9(Ti-3Al-8V-6Cr-4Mo-4Zr)和Ti55531(Ti-5Al-5Mo-5V-3Cr-1Zr)等[1]。在这些合金中,当采用的加工条件合适时,TB6可以获得最佳的强度、韧性和高周疲劳强度匹配[2-4]。同时,合金固溶处理后具有中等强度、良好的塑性、焊接性及冷成型性。固溶后再经时效处理,可获得非常高的强度,充分发挥了其可热处理强化的特点,可用于制作强度要求高的零部件。

TB6钛合金棒

TB6钛合金通过热处理可获得4%~10%的伸长率、1100~1400MPa的抗拉强度。合金具有相变过程的多样性,因此热处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[5]。随着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,最简单并易实现的途径就是通过调整钛合金的热处理制度,以获得最佳的强度和塑性匹配,满足工程使用要求。刘彬等[6]研究表明,多重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塑性和断裂韧度,而对强度的影响不大。鉴于此,本研究在GJB1538A—2008中规定的常规固溶时效处理基础上进行工艺参数调整,同时与退火+固溶/时效的热处理制度进 行对比,以分析热处理方式、固溶/时效温度对合金的相组成及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。总结了热处理对TB6钛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,实现在不降低合金强度的情况下提高合金的塑性,可为改善大型结构件的力学性能提供参考。

1、实验材料及方法

1.1实验材料

实验用TB6钛合金铸锭采用1t真空自耗电弧炉3次熔炼生产,表1为TB6钛合金的化学成分。

b1-t1.jpg

对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知,TB6钛合金的化学成分符合GJB1538A—2008的要求。铸锭经多火次锻造成φ90mm规格棒材。采用金相法测定该批合金的相变点,(α+β/β)相变点为810~815℃。TB6棒材的宏观组织与微观组织如图1所示。由图可见,宏观组织均匀、无清晰晶;微观组织由弥散分布的等轴初生α相与β转变组织组成。

1.2实验方法

TB6钛合金棒材分别进行不同实验方案的热处理,研究热处理后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变化。表2为TB6钛合金棒材的热处理工艺制度。金相试样腐蚀剂成分为10%草酸饱和溶液+3%氢氟酸+87%H2O(原子分数)。显微组织观察在OLYMPUS/PMG3型光学显微镜上进行;室温拉伸性能测试采用INSTRON型电子万能实验机完成。

b2.jpg

2、结果与讨论

2.1热处理对显微组织的影响

依据GJB1538A—2008中TB6钛合金棒材的热处理制度要求:在相变点以下30~60℃范围内进行固溶加热,保温1~2h,水冷;在510~560℃范围内时效,保温时间不少于8h,空冷。本研究在此基础上,结合TB6的相变点,研究了固溶温度、时效温度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。为了提高合金室温性能,选取在相变点以下20~30℃的退火预处理再固溶/时效热处理制度。选取这个温度进行退火处理,主要是为了保留αp相,提高合金的塑性。

方案a1、a2、a3、b1均采用的是常规固溶/时效制度,合金在相变点以下30~60℃固溶处理,可以使β相中铁和钒富化(因此β相变更加稳定)并使初生α相的体积分数达到与该固溶温度相当的平衡值β。基体的再结晶及随后晶粒长大过程是缓慢的[7],但初生α相的调整则很迅速。在固溶过程中,在保留绝大部分β相的同时,有可能出现少量的诱发马氏体α''相和淬火ω相。α''具有正交点阵结构,固溶处理温度越高,出现的可能性越大。TB6钛合金由于β相中的Fe和V富化到足以使Ms降低到室温以下,将不会发生马氏体转变。采用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得出,在750~790℃固溶温度淬火后的相组成为β+α+少量α''+微量ω[4]。520℃时效过程中发生β→β+α转变,只要有一个次生α(αs)片在位错、晶粒边界或其他晶粒缺陷处形成,在这个αs片附近的β基体中,αs相的形核几率就大大增加。首先形成一束一束的αs相片,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或时效温度的升高,这些αs相片束长成一体,呈现一种非常均匀的分布,常规固溶处理后显微组织如图2(a0)所示,可见合金在固溶处理后为α+β两相组织,在β晶粒内部分布着大量初生α相颗粒。固溶/时效处理后的组织如图2(a1)、(a2)、(a3)和(b1)所示,可见,经时效处理后,基体β相内分布着时效析出的细小的αs相。对比图2(a1)、(a2)与(a3),可以看出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,析出的αs相较为粗大,出现条状相。主要原因是随着时效温度升高,αs相析出过程的长大速度加快,使得析出的αs相长大粗化,且分布不均匀。

t2.jpg

对比图2(a2)和图(b1)可知,合金在相变点以下固溶再时效处理后,随固溶温度升高,原始β晶粒尺寸长大不明显。主要是合金在(α+β)/β转变温度(相变点)下,由于αp相的存在,能够限制再结晶后β晶粒的长大,即由于αp相的钉扎作用,限制了再结晶后β晶粒的长大[8]。但随着固溶温度升高,αp相减少,析出的αs相增加,强化相细小且分布均匀。方案c1采用退火+固溶/时效热处理,退火后的组织如图2(c0)所示,退火+固溶/时效后组织如图2(c1)所示。可以看出:合金退火后为α+β两相组织,即β基体上分布着大量αp相。方案a1、a2、a3、b1与c0相比,退火+固溶/时效后(方案c1),β基体的晶粒尺寸不均匀,大部分的原始β晶粒较粗大,局部位置较细小,αp相含量较多,时效析出的αs相尺寸较大,且分布不均匀。

2.2热处理对棒材室温拉伸性能得影响

TB6合金经不同热处理后的室温力学性能见图3。对比方案a1、a2与a3可知,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,合金的抗拉强度降低,从1265MPa降至1171MPa,但合金的塑性升高,伸长率从12%升至14%,断面收缩率从46%升至59%。主要原因是,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,从β基体中析出的α相粗化,未沉淀区面积增大,晶界、晶内网状物析出现象减轻或消除,所以合金的塑性增加[9-10]。但同时时效析出的α相(αs)粗大且分布不均匀,强化效果降低,因此合金的强度降低。

t3.jpg

对比方案a2与b1可知,合金在(α+β)/β转变温度(相变点)下进行固溶处理,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,合金再经时效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升高,从1185MPa升至1203MPa,塑性略有下降,伸长率变化不大,断面收缩率从57%降至53%。这是由于随着固溶温度升高,原始β晶粒尺寸变化不大,但合金组织中αp相减少、强化相增加,宏观表现出强度明显提高,塑性下降的现象。

由方案c1与a1、a2、a3、b1对比可知,合金的抗拉强度降低,抗拉强度由1265MPa降至1179MPa,但合金的塑性升高,伸长率变化不大,断面收缩率从46%增到61%。这主要是因为合金退火后组织中存在大量αp相,时效后表现出优异的塑性。但同时由于形核析出相,在随后的时效处理后,先析出的相继续长大,并减少了低温时的相形核,从而使最终析出的相析出不均匀[11],尺寸较大。因此,弥散强化作用减小,合金的强度降低。

3、结论

(1)合金在相变点以下进行固溶/时效处理,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,析出的αs相粗化且分布不均匀,合金的强度降低而塑性升高。

(2)合金在相变点以下进行固溶/时效处理,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,αp相减少,析出的αs相细小且分布均匀,合金的强度升高。

(3)退火后再进行固溶/时效,αp相含量增加,αs相不均匀,合金的塑性显著提高,而对强度的影响不大。

参考文献:

[1] 《中国航空材料手册》编辑委员会 . 中国航空材料手册 [M].北京:中国标准出版社, 2002.

[2] 鲍如强, 黄旭, 黄利军 .Ti-10V-2Fe-3Al 合金热工艺的研究[J]. 稀有金属, 2005 , 29(2) : 214-218.

[3] Terlinde G , Fischer G.Titanium 9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[C]// Birmingham : The Institule of Mateials , 1996.

[4] 沙爱学,王如庆,李兴无 . 航空用高强度结构钛合金的研究及应用 [J]. 稀有金属, 2004 , 28(1) : 239-242.

[5] 黄利军,鲍如强,黄旭,等 .Ti-1023 钛合金细晶化和组织控制工艺研究 [J]. 稀有金属, 2004 , 28(1) : 54-57.

[6] 刘彬,黄旭,黄利军,等 .TB6钛合金多重固溶时效热处理工艺研究 [J]. 稀有金属, 2009 , 33(4) : 489-493.

[7] Bhattacharjee A , Bhargava S , Varma V K , et al.Effect of βgrain size on stress induced martensitic transformation in βsolution treated Ti-10V-2Fe-3Al alloy [J].Scripta Materialia ,2005 , 53 : 195-200.

[8] 张维,王凯旋,王涛,等 .Ti-1023 钛合金在飞机上的应用研究[C]// 北京: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, 1994.

[9] 王晶,韩洪武,阎彩文 . 热处理对 TB5 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[J].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, 2008 , 37(Z3) : 671-673.

[10] 李国庆 .β21S 钛合金板材热处理研究 [J]. 航空与航天,2001 , 13(2) : 15-17.

[11] 张英明,韩明臣,倪沛彤,等 . 热处理对 TB3钛合金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[J]. 钛工业进展, 2010 , 27(6) : 30-33.

在线客服
客服电话
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
0917 - 3388692
扫一扫

bjliti.cn
利泰金属手机网

返回顶部

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