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处理对TC18钛合金组织定量分析及性能影响规律研究

发布时间: 2024-10-24 09:31:11    浏览次数:

1. 引言

钛合金具有较高的比强度,良好的塑性、韧性、高耐腐蚀性,作为一种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汽车、生物医疗等领域[1–3]。TC18钛合金属于亚稳 β 钛合金,可以通过两相区固溶+时效工艺(STA)获得典型的双态组织而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[4]。

TC18 的初生相(αp)、次生相(αs)、β 晶粒是其重要的组成相,对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。等轴状的初生相(αp)会增加合金的塑性,而微米级的针片状次生相通过阻碍位错的滑移来提高合金的强度[5,6]。此外,β晶粒也是影响合金性能的重要单元之一,在 a/β 转变温度以下的固溶处理时,β 晶粒会因为初生相的钉扎作用而无法长大,在a/β 转变温度以上的固溶处理时,由于初生相全部回溶到基体中,β 晶粒缺少初生相的钉扎而逐渐长大,降低了合金的塑性、韧性[7–9]。因此,为保证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,需要选择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来调控初生相和次生相的占比和尺寸,形成具有优良综合力学性能的双态组织[10,11]。目前关于 TC18 合金在不同工艺下的析出行为以及定量研究仍较少,对于组织的定量表征大多停留在手工统计的阶段,不利于高精度的定量研究和对工艺组织性能关系的深入分析。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,采用最新的深度学习方法可以进行组织定量表征。本文在研究合金组织演变规律和机理的基础上,采用 MIPAR 软件的深度学习模块,实现定量分析组织图像中不同相的占比和尺寸,达到了高精度、高效率定量化分析 TC18 组织图像的目的。本文结果有助于生产实践中对 TC18钛合金组织实现精细化控制,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。

2. 材料与实验 方法

本文中的实验材料为锻态 TC18钛合金,名义成分为 Ti-5Al-5Mo-5V-1Cr-1Fe,其化学成分如表 1 所示,采用金相法测得其 β 转变温度为 890 ± 5℃。

未标题-5.jpg

利用电火花线切割设备从锻件上获得尺寸为 8 mm × 8 mm ×10 mm 的试样进行热处理,为了获得综合性能良好的双态组织,采用的热处理工艺为固溶+时效(STA),其中固溶工艺采用 10℃为一个间隔,从 710℃-860℃共 16 个固溶温度,保温 2h 后空冷;时效工艺为 500℃、550℃两个温度,保温 3h 后空冷,共 32 条工艺(图 1(a))。试验所用钛合金初始状态为锻态,其组织为微米级(μm)等轴状和棒状的初生相(αp),纳米级(nm)针片状次生相(αs),以及作为基体的 β 相(图 1(b))。

1.jpg

对实验材料在室温环境下拉伸,拉伸试样工作段截面为 2 mm × 5 mm 的矩形,拉伸试验设备为 Instron5982 万能拉伸机。采用 2 mm/min 的位移速率对 TC18 合金进行了拉伸性能测试。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,每组工艺采用三个平行拉伸试样,最终得到均值和方差来准确地反应合金的性能数据(抗拉强度、断后伸长率)。

对于经过 STA 热处理的组织试样,首先,在目数分别为 80、400、1000 和 2000的碳化硅(SiC)砂纸上沾水依次打磨用于微观结构观察的样品,然后在-30℃的液体环境中,在甲醇:正丁醇:高氯酸 = 6:3:1 的抛光液中进行电化学抛光。在 HF: HNO3:H2O = 3: 7: 90 的溶液中对 SEM 样品进行腐蚀。使用 FEI Quanta 650 FEG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微观结构特征,得到不同倍率的组织图像(5,000×-100,000×)。

定量表征组织图像方法说明

本文研究了固溶温度+时效温度对TC18钛合金显微组织、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。为确保数据准确性,选用了 MIPAR 软件的深度学习模块定量统计分析 TC18钛合金组织在 STA 工艺中的变化趋势,避免了传统手工测量的主观偏差和不可靠性。

众所周知,在定量统计的任务中,其难点在于如何正确分割微米(μm)初生相(αp)、纳米级(nm)次生相(αs),由于次生相(αs)在基体中呈弥散分布,大量的次生相边界相互交叉堆叠,给定量统计工作带来了困难(图 2(a-b-c))。传统定量统计往往采用手动分割的方式,这给定量分析工作带来了更复杂的任务,并且引入了人为的不确定性[12]。

2.jpg

为此,我们采用 MIPAR 的深度学习模块,通过训练模型,实现了自动图像分割。如图 2(d)所示,展示了对原始扫描电镜(SEM)图像的标注过程;图 2(e)显示了初生相标记的边界清晰;图 2(f)则展示了初生相与次生相的标记效果,有效标记了微米级和纳米级的相,从而保证了统计结果的高可信度。

定量阶段数据来源于统计对应工艺下 20 张 SEM 组织图像,所有图像的倍率皆为 20,000×,这是由于该倍率下能兼顾统计微米级(μm)初生相和纳米级(nm)次生相,以便在定量处理时获得更为合理的统计结果。图 4 为对初生相的体积分数统计的结果,对于每个工艺采用了 20 张图片进行定量统计(同一颜色的表示同一工艺),其中,最后一列表示了该工艺的均值和误差,较小的误差表明了统计具有较高的准确性。

3. 实验结果与讨论

3.1 固溶温度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

图 3(a)为 TC18钛合金在 α/β 两相区温度固溶处理+时效处理工艺(STA)的组织。

3.jpg

从图 3 可以看出,通过 STA 工艺得到的组织为典型的等轴组织(αp<30%)和双态组织(αp>30%)。在 β 基体上分布着一定数量的 α 相,其定量统计的数据如图 4 所示。结合图 3 和图 4 分析发现,相同条件下,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,组织中初生相(αp)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少,棒状的初生相(αp)在 820℃时几乎消失仅留下等轴状的初生相(αp eq )。

4.jpg

根据最小界面能原理,较小尺寸的初生相(αp)和长棒状初生相(αp)的表面高,因此其状态不稳定,会在固溶过程中优先溶解[13]。

在较低的固溶温度下(710℃),TC18 合金组织中析出的次生相(αs)小,这是因为组织中较多的初生相(αp)存在,使得残存的 β 相中的 β 稳定元素增多,β 相的稳定性提高,使在时效过程中析出的次生 α 相的相变驱动力变小,因此析出的次生 α 相比较细小[14,15]。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,析出的次生相(αs)的数量进一步提升,析出方式也趋于密集弥散型。对于较低的固溶温度 (710℃),组织存在一定量的无析出区 (PFZ)(图 3(b)),在固溶温度升高到 750℃时,无析出区(PFZ)的情况得到改善。

在上述得出组织演变规律的基础上,结合工艺-性能曲线的分析,可以发现相同条件下随着α/β两相区固溶温度的上升, TC18合金的强度上升而塑性下降(图5(a)(c))。

5.jpg

结合合金组织随工艺的变化情况分析发现,这是由于固溶温度升高,初生相(αp)体积分数减少,初生相(αp)回溶导致 β 相体积分数增大,因此 β 基体中 β 稳定元素含量降低,β 基体稳定性变弱,促进时效过程中次生 α 片的层析出,次生相难以协调变形,导致材料在变形过程中晶界难以滑移,因而材料强度增高而塑性降低[16,17]。结合图4、图 5 分析可以得到,在时效温度为 500℃温度下,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,其初生相的体积分数从最初的 45.33%±2%(710℃)降低到了 0.3%±0.08%(860℃),其次生相 αs体积分数由 15.73%±0.9%(710℃)升高到了 46.08%±1.7%(860℃),这就导致了合金抗拉强度升高,即从 1219.15±37MPa(710℃)到 1492.81±17.66MPa(860℃),延伸率从 12.67%(710℃)降低到 3.29%(860℃);然而在时效温度为 550℃时,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,其初生相的体积分数从最初的 61.12%±3.9%(710℃)降低到了 2.34%±0.5%(860℃),其次生相αs体积分数由6.6%±1%(710℃)升高到了42.72%±3.7%(860℃),这就导致了合金抗拉强度升高, 即 从 1055.99±66MPa(710℃) 到1423.7±13.67MPa(860℃),延伸率从 13.18%(710℃)降低到 3.28%(860℃)。

在固溶温度升高的过程中,伴随着初生相的溶解,时效析出的次生相体积分数增加,无析出区域(PFZ)的体积分数也在减少,这是符合钛合金组织转变规律的,实际上若仅对 TC18钛合金进行固溶处理,则原始状态微观组织中的细小针状的 α 相将完全消失,次生相(αs)将重新溶入到 β 基体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,在后续的低温时效过程中,次生相重新析出[18]。

3.2 时效温度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

时效处理是在固溶处理之后进行的,旨在通过析出次生相来细化微观组织以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。时效温度的变化会对合金内部相的结构、数量以及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[19–21]。经过时效处理后,细针状的淡黑色次生相(as)从固溶合金的基体上析出了,弥散分布在基体中。这是由于 TC18钛合金在 a/β 两相区温度进行固溶处理时,使得合金元素溶入 β 基体中,并且固溶温度越高,初生相溶解在基体中的成分就越多,导致在快冷时(空冷)发生非平衡转变加剧,从而形成的不稳定过饱和固溶体就越多(亚稳 β 相),亚稳 β 相的体积分数越大会导致相内稳定元素占比下降,因此 β 相稳定性下降,这种不稳定的状态在随后的时效处理中得到解决,其表现形式为从基体中析出纳米级(nm)的次生相(αs),即固溶温度越高时,时效析出的次生相(αs)也就越多(图4(f)),时效强化效果越强[22]。值得注意的是在时效析出的次生相尺寸并不受固溶温度的影响 (图 6),只有在时效温度的升高时,析出的次生相(αs)边缘才会逐渐粗化,具体表现为次生相(αs)的宽度由最初的 40nm ± 5nm(500℃),长大为 70nm ±8nm(550℃),因此可以确定时效温度是影响次生相宽度的主要因素。

研究发现,较低的时效温度有助于改善组织中的无析出区(PFZ)。以 730℃固溶温度和 500℃时效温度为例,合金组织中未见无析出区(PFZ),然而在时效温度升高到550℃时,可以观察到一些无析出区(PFZ)的出现(图 3(c)),这是由于较高的时效温度增加了空位浓度及其迁移速度,也使得基体过饱和度下降,相变驱动力下降,从而导致次生相(αs)难以从 β 基体中析出[23]。因此可以观察到沉淀得到的次生相(αs) 含量减少(如图 4(f)),且尺寸(宽度)变大(如图 6)。

研究发现在固溶温度一定时,较高的时效温度会导致初生相的体积长大(图 4(e)),例如在固溶+时效工艺为 710℃+500℃时,其初生相的体积分数为 45.33% ± 2.2%,然而当时效温度升高 50℃时,其初生相体积分数增加了 15.78% ± 2.6%,初生相体积分数随时效温度的升高而上升,这是由于较高的时效温度为初生相的长大提供了能量。

定量统计图的分析结果表明,时效温度升高对初生相晶粒长大有促进作用,并且对固溶温度处在 740℃-760℃以及 800℃-860℃的合金组织作用显著(图 4(e))。

在上述分析工艺对组织的演变规律的基础上,结合拉伸性能曲线与组织演变规律的分析发现,在相同条件下 500℃时效处理获得的合金强度更高(图 5(b)),这是由于较低的时效温度析出的次生相宽度尺寸更小(图 6),大量次生相是强化亚稳 β 钛合金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析出强化手段。次生相能够有效阻碍变形过程中位错运动,提高合金强度[24,25]。此外,较低温度也有助于改善无析出区。对固溶处理在 710-800℃温度区间,时效温度为 550℃的合金进行力学性能分析,发现其塑性高于 500℃时效处理的合金。这是由于较高的时效温度下,次生相析出的体积分数更少(图 4(f)),而初生相相对更多(图 4(e)),等轴初生相占比多导致其塑性更好,但在较高的固溶温度下(800-860℃),其塑性相差不大,即不再受时效温度的影响(图 5(d))[5]。

6.jpg

4. 结论

1.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,TC18钛合金组织中初生相(αp)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少,且长棒状的初生相(αp)在 820℃时消失,组织中仅存等轴状的初生相(αp eq );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,时效析出的次生相(αs)的数量显著提升,析出方式也由分散析转为密集弥散型析出。

2. TC18钛合金在较低的温度固溶处理时(710℃),组织中的次生相(αs)体积分数小,且有一定量的无析出区产生(PFZ),组织中的无析出区(PFZ)可以通过降低时效温度或提高固溶温度的方法来改善。

3. 时效处理通过控制合金的次生相(αs)的尺寸和含量来控制合金的强度,较高的固溶温度和较低的时效温度可以获得强度更高的合金。固溶温度越高,次生相(αs)占比越多,合金强度越高;时效温度越高,析出的次生相(αs)占比降低且边缘粗化,合金强度随之降低。

参考文献

[1] ZHANG D Y, QIU D, GIBSON M A, et al.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ultrafine-grained high-strength titanium alloys [J]. Nature, 2019, 576(7785): 91–95.

[2] SINGH N, HAMEED P, UMMETHALA R, et al. Selective laser manufacturing of Ti-based alloys and composites: Impact of process parameters, application trends, and future prospects [J]. Materials Today Advances, 2020, 8: 100097.

[3] ZHU D D, YAN J F, JIN Y L, et al. Pressure-induced excellent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i-45Al-8Nb alloy [J]. Materials Letters, 2024, 355: 135446.

[4] 张瑞雪, 马英杰, 黄森森, 等. 固溶时间对 Ti-5553 显微组织及拉伸性能的影响[J].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, 2020, 49(3): 985–989. 

ZHANG Ruixue, MA Yingjie,HUANG Sensen, et al. Effect of Solution Time on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-5553 Alloy [J].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, 2020, 49(3):985–989. (in Chinese)

[5] WANG T, GUO H, WANG Y, et al. The effect of microstructure on tensile properties,deformation mechanisms, and fracture models of TG6 high temperature titanium alloy [J].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: A, 2011, 528(6): 2370–2379.

[6] LI C L, MI X J, YE W J, et al. A study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tensile properties of new beta high strength titanium alloy [J].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, 2013,550: 23–30.

[7] LI C L, MI X J, YE W J, et al. Effect of solution temperature on microstructures and tensile properties of high strength Ti–6Cr–5Mo–5V–4Al alloy [J].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: A, 2013, 578: 103–109.

[8] SCHMIDT P, EL-CHAIKH A, CHRIST H J. Effect of duplex aging on the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fatigue cracks in the solute-rich metastable β titanium alloy Ti 38-644 [J].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, 2011, 42(9): 2652–2667.

[9] LI C F, CHEN L T, LIN C Y, et al. 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 overexpression as a poor prognostic factor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s [J]. Biomarkers and Genomic Medicine, 2013, 5(1): 23–30.

[10] 李明兵, 朱知寿, 王新南, 等. TC32 钛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及损伤特点 [J]. 航空材料学报, 2016, 36(5): 7–13. 

LI Mingbing, ZHU Zhishou, WANG Xinnan, et al.Investigation of Dynamic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in TC32 Alloy [J]. Journal of Aeronautical Materials, 2016, 36(5): 7–13. (in Chinese)

[11] 李明兵, 王新南, 商国强, 等. 双态组织 TC32 钛合金的抗弹性能及损伤机制 [J].

中国有色金属学报, 2021, 31(2): 365–372. LI Mingbing, WANG Xinnan, SHANG Guoqiang, et al. Ballistic properties and failure mechanisms of TC32 titanium alloy

with bimodal microstructure [J]. 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, 2021,31(2): 365–372. (in Chinese)

[12] 曾卫东, 王凯旋, 赵永庆, 等. (α+β)两相钛合金显微组织的定量分析和表征 [J].中国有色金属学报, 2010, 20(S1): 505–509. 

ZENG Weidong, WANG Kaixuan,ZHAO Yongqing, et al. Quantification of microstructural features in (α+β) titanium alloys [J]. 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, 2010, 20(S1): 505–509. (in Chinese)

[13] FAN X G, YANG H, YAN S L, et al. Mechanism and kinetics of static globularization in TA15 titanium alloy with transformed structure [J].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, 2012, 533: 1–8.

[14] 王鹏宇, 张浩宇, 张志鹏, 等. 固溶温度对亚稳 β 钛合金 Ti-4Mo-6Cr-3Al-2Sn 的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 [J]. 材料研究学报, 2020, 34(6): 473–480. 

WANG Pengyu,ZHANG Haoyu, ZHANG Zhipeng, et al. Effect of Solution Temperature on Microstructure and Tensile Properties of a Metastable β-Ti Alloy Ti-4Mo-6Cr-3Al-2Sn [J].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, 2020, 34(6): 473–480. (in Chinese)

[15] CHEN Y, DU Z, XIAO S, et al. Effect of aging heat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tensile properties of a new β high strength titanium alloy [J].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, 2014, 586: 588–592.

[16] 郭萍, 强菲, 王欢, 等. 热处理工艺对大规格 TC17 钛合金棒材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[J]. 钛工业进展, 2024, 41(3): 19–23. 

GUO Ping, QIANG Fei, WANG Huan,et al. 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arge-scale TC17 titanium alloy bar [J]. Titanium Industry Progress, 2024,41(3): 19–23. (in Chinese)

[17] 辛宏靖, 廖敏茜, 王潇汉, 等. 初生 α 相含量对 TC18 时效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[J]. 精密成形工程, 2021, 13(3): 143–147. 

XIN Hongjing, LIAO Minqian,WANG Xiaohan, et al. Effect of Volume Fraction of Primary α Phase on Mechanical Property in TC18 Alloy [J]. Precision Forming Engineering, 2021, 13(3): 143–147. (in Chinese)

[18] LIU Z, DU Z, JIANG H, et al.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and corresponding tensile properties of Ti–5Al–5Mo–5V–1Cr–1Fe alloy controlled by multi-heat treatments [J].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: Materials International, 2021, 31(5): 731–741.

[19] CHEN Y Y, DU Z X, XIAO S L, et al. Effect of aging heat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e and tensile properties of a new β high strength titanium alloy[J].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, 2014, 586: 588-592.

[20] YI R, LIU H, YI D, et al. Precipitation hardening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the Ti–7Nb–10Mo alloy during aging [J].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: C, 2016, 63:577–586.

[21] VISHNU J, SANKAR M, RACK H J, et al.. Effect of phase transformations during aging on tensile 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metastable beta titanium alloy Ti–35Nb–7Zr–5Ta-0.35O for orthopedic applications [J].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: A, 2020,779: 139127.

[22] 辛社伟. 钛合金固态相变的归纳与讨论(Ⅶ)——钛合金热处理的归类(续) [J].钛工业进展, 2021, 38(6): 37–42. 

XIN Shewei. Inductions and Discussions of Solid State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Titanium Alloy (VII) — Continued classification of heat treatments of titanium alloys [J]. Titanium Industry Progress, 2021, 38(6): 37–42. (in Chinese)

[23] 刘泽栋. 多级热处理对 TC18 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[D/OL]. 内蒙古工业大学, 2023. 

LIU Zedong.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ulti-stage heat treatment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C18 alloy [D/OL].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, 2023. (in Chinese)

[24] WANG C, MONCLÚS M A, YANG L, et al. Effect of nanoscale α precipitation on slip activity in ultrastrong beta titanium alloys [J]. Materials Letters, 2020, 264: 127398.

[25] WU C, ZHAN M. Effect of solution plus aging heat treatment on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ear-β titanium alloy [J].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, 2019, 29(5): 997–1006.

基金项目:

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(批准号:52071185 和 52271249),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(批准号:2024JQ03),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(批准号: NMGIRT2211),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重点学科团队项目(批准号:ZD202012),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(批准号:JY20230108),陕西省研究与发展计划(批准号:2023-YBGY-488)。

第一作者简介

朱永成,男,硕士研究生,研究方向:机器学习、钛合金,yongchengzhu001@163.com

通讯作者简介

1.杜赵新,男,博士研究生,教授,研究方向:先进轻金属材料(钛合金、铝合金)制备、金属材料塑性成形、高性能合金组织性能控制、结构及医用钛合金,duzhaoxin@163.com

2.巩天浩,男,博士研究生,讲师,研究方向:铝合金,gth@imut.edu.cn

在线客服
客服电话
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
0917 - 3388692
扫一扫

bjliti.cn
利泰金属手机网

返回顶部

↑